2024年岁末,由广东省管理创新和发展研究会主办,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等单位协办的“创新驱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论坛在华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主题报告环节,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研究院院长、社科处处长张延平教授率先做了“专业孵化器孵育与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主题报告,他从构建的两个模型出发,系统性地阐述了专业孵化器依托母公司链主企业,以服务主导逻辑为指引开展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来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路径和逻辑。此外,也阐释了最新的团队研究成果:“双跨”平台如何数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该报告主题契合时代所需,为专业孵化器的高质量孵育以及“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引参考。
顺德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管理学家、优势导向管理理论创始人吴光琛根据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共识管理并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表示:“企业管理应该把管理的焦点聚集在员工的优点上,一个人优点的增长就意味着缺点的减少。没有人故意变坏,人在变得消极懒惰的时候,往往是在他得不到激励的时候。有效地激励员工的优点,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也是企业创新驱动的根本所在!”。吴光琛的总结令所有与会者感到深刻到位,对于企业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亦铭以“商科大学向何处:广东金融学院产教融合的实践”为主题,分析了目前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特别是指出了目前产教融合的堵点和难点是:当前“产教融而不深、校企合而不作”,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好地赋能创新创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地开拓性探索与实践。
广东弘智人力资本研究院研究员李瑞轩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分享了主题为“人力资本对提高企业效能的实践与应用”的演讲报告。开篇就点明,“人力资本是知识创造和技术进步的载体,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
李瑞轩更进一步表示,“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让员工获取企业创新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为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提升创新效率和效果,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最后点题并总结,“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创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图文提供:杨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