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徐慧柔 范文 张妍欣 王思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校管理学院的红色村史传承实践团于7月19日、20日和8月10日,来到东莞市茶山镇寒溪水村开展实地调研,以期为寒溪水村红色历史的文化传承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参观了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根据前期调研,实践团得知寒溪水村多年来不断搜集罗氏家族各方面历史资料(如往来书信照片和后人史迹等),在依托当地古民居建筑的基础上建成了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陈列馆内详细的展示了罗氏族人积极投身革命的故事。目前,其已成为寒溪水村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团队成员在参观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一号馆、二号馆)(徐慧柔 摄)
当天下午,实践团来到当地农光曲艺社观看红色主题粤曲表演。据了解,粤剧粤曲在寒溪水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经常组织文娱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激励着当地居民。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当地标志性建筑—寒溪水村图书馆。
农光曲艺社成员在表演粤曲(徐慧柔 摄)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帮助村民制作红团。根据调研发现,寒溪水村有一种非常有名的传统小吃,叫“红团”,是一种甜食,其寓意为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红红火火。实践团成员在村民的指导下,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电饭煲,加水熬煮,煮好后放入白糖,红色食素等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取一块面团擀成薄片,包上糯米饭用模具压出花型,水开蒸十分钟即可成型,红团就完成了。
团队成员参与制作红团(张妍欣、徐慧柔 摄)
8月10日上午,实践团又来到寒溪水村走访了当地的老革命党员。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寒溪水村虽然已经成为茶山镇乃至东莞一张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圣地。但同时也潜在着青年人口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此,实践团建议寒溪水村可以逐步向年轻化发展,在保证老少皆宜的旅居环境的同时,可以通过开发小规模游乐园,室内趣味娱乐馆等方式,留住青壮年,为寒溪水村注入新鲜的青年血液,打造独具一格的旅游天地。
实践团成员采访老党员(范文 摄)
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为当地拍摄并制作宣传片,以此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寒溪水村的红色历史、爱国史迹、发展现状以及前景规划。
如今,寒溪水村古民居和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已先后确定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通过调研,了解了寒溪水村的红色历史,每一位成员都更加坚定了自身传承红色基因血脉的决心。实践团成员决定通过宣传片分享所见所学所感,为传承红色精神助力,坚定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应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