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理管院人>文章列表
【华广管院人】郑俊彬:当优秀成为习惯
2016-11-21 16:55:30 【字体: 总浏览数:
培养好的学生 造就好的老师

    本网讯(记者陈曼娜张娴)在同学眼中,郑俊彬是一个在各方面都优秀的人。作为我校2016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郑俊彬头顶着许多光环,大型学术竞赛、奖学金、学霸成了他的代名词。深入了解这位来自管理学院2013级工商管理4班的同学,我们发现他的优秀更多源于他的习惯。

 

  郑俊彬(张佳佳摄)

 

  习惯一:5分钟思考,45分钟认真听讲

 

5分钟,在很多人眼中微不足道,但于郑俊彬而言,提前到达课室,用5分钟时间看看课本,思考上节课的内容,寻找下节课的思路,已成为一种习惯。人人都说大学最重要的是自学,但大都缺乏有效的自学方法,在郑俊彬眼中,课堂的45分钟才是最重要的,自学是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课堂上的学习才是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根本。“每个大学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习老师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老师沉淀了多年经验的双眼,我们看到的风景会更美。”在课堂上保持充足的精力,认真听讲,把知识消化掉,这比

听课再自学的效率高得多。“上课时间的学习效率是课后自学的5倍以上。而自学则是在庞大的知识海洋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再自学。”他如是说道。

 

  习惯二:多吸取他人的精华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才是目的,别人把人生过得差不多了,而自己的人生才过四分之一,从别人的人生经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便是郑俊彬的看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看到更美丽的风景。为此,他也经常参加讲座,他认为一个讲座便是这个人多年来的精华,多听几个讲座,从别人摸索出来的道路中少走几年的弯路。

 

  采访中(张佳佳摄)

 

  习惯三:不荒废一寸光阴

 

  有道是:大学是人生中最闲逸的时光。但在郑俊彬的规划中,大学四年,却是他最忙碌的时期。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周末,忙于学业,忙于策划,忙于调研,常说时间是海绵,郑俊彬已把它挤到了极限。在这个他人忙着打游戏、谈恋爱的时期,郑俊彬却用着他那匆匆的脚步,迈向了他那坚定的人生目标。

 

  在校园里,他已成为了众多师弟师妹的榜样。他参加广东省众创杯“赢在广州”创业大赛获优胜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获省赛金奖,在互联网+电子设计竞赛获校内二等奖,在第二届互联网+创业大赛获校内一等奖,在ican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华南赛区三等奖,在第十四届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十四届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获华南赛区二等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获校内赛铜奖,他还带领团队参与学校SRP创新创业研究项目,还曾公派到台湾留学。在专注学习之余,他还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参加各种活动,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

 

  习惯四:平静的内心,强大的心性

 

  “真正的宁静并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里,郑俊彬做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舍友游戏的键盘声中,他仍能保持着那份宁静,安安静静地品读着一本书;同学参加聚会,他却能找到心中那份渴望,去学烘焙、学饮调,追寻心中那个文艺而又清新的“下午茶理想”;别人还在课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徘徊,他已经获得学校公派交换生名额,去台湾研修,看看不同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而强大。“心有多大,舞台真的就有多大,不要被自己的思维跟内心所局限,多出去走走,你会见识到更多的精彩。”他感叹道。


 

  稿件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周智伟


  • 集赞数:0

23
视觉焦点
我校管理学院与国... “对接校企资源,...
我校新增一家就业... ”锤炼本领,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