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23日下午,我校外国语学院赵伟礼教授来到文科楼A8-205,以“为师从教文化人”为题,和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分享了他在教育教学方面宝贵的心得体会。管理学院院长黄培伦教授出席并主持讲座。
“从老子的一道题说起”
讲座伊始,赵教授清清嗓门,以“老子的一道题”开篇,问道:“有一个房间,有一扇门、一个窗户、一张椅子、一张桌子、一张睡床、一盏灯等等,你们觉得哪样最重要?”现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有老师说灯比较重要,也有老师说必须得有一扇窗。众说纷纭时,赵教授谈了他对这道题的理解——“空间最重要!没有空间,其他的一切将不复存在。”赵教授讲到,2014年,有两个“空间”让他倍感幸福,一个是“家”,另一个是“教室”,也道出他对家庭和教育事业的热爱。
讲座期间,赵讲授十分善于互动,一些有趣的话题、小游戏、小细节都能引起老师们的关注,氛围融洽。演讲时,PPT出现了一点儿小故障,他微笑着说:“我对华广的电脑了如指掌了。”然后便“淡定”地重启程序。再遇鸦雀无声的尴尬情况,他表达:“如果我都走到你们面前了,还不回答我的问题,那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呢。”顿时,在场老师们笑逐颜开。
言传身教好习惯重于好方法
“言传身教,身教更重要。”赵老先生并没有一味向大家灌输概念,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教育者的行为对被教育者会产生很大影响。“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赵教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阐述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四个字——做人做事。”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取得好成绩,必须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学习方法源于好的习惯。”赵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接着便向老师们推荐了《捷径:高效能人士的10个习惯》一书。他强调,学生们除了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注重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他认为,利用业余时间也是一种好习惯。
教育意义重大,不可缺乏技巧
赵教授郑重其事,教育在人的谋生、造就好品质、做人做事等方面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提倡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主动学习,也需进一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他指出了当前学生对英语存在的很多误读、误解的问题,随即分享了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还强调了创新、概括与时间管理的技巧在教学上的运用是必须注重、不可缺少的。
认真听完近两小时的分享后,14级会计的任课老师姚建华有所感悟:“我获益匪浅,对教学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接下来的专业课程中,一方面,我会尽量做到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相对通俗易懂;另一方面,我也会在课堂上让他们学习更多非专业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文/学生记者团何洁 杜俊希 陈敏璇 编辑/周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