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朱浩龙文晓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多方面影响着商科领域,“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给商科发展带了重大机遇,为体现新商科的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探讨专业建设方向和2019级培养方案,管理学院于6月6日下午在A9-101举行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会暨新商科人才培养研讨会。各学界教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应邀出席,管理学院各系负责人及各专业教师齐聚一堂,共议管理学院专业发展方案。
会议进行中(蔡仪摄)
群英荟萃,共商管理专业教学
会议伊始,刘志超院长首先上台致欢迎辞,并对教学委员会专家的支持表达感谢。“我校的使命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我校在国内是第一家通过IACBE国际商科本科认证院校。”刘志超院长宣布了2019年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凝聚汇集学者及行业专业的力量,助力专业建设。随后,刘志超依次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颁发聘书。
刘志超颁发聘书中(蔡仪摄)
会中,刘飞燕对管理学院教学情况进行介绍。“管理学院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本部教育理念和资源,由六个系组成,六个专业均通过IACBE国际认证。我院的使命是培养‘一流二好三有’人才,教学策略为‘规范化、实训化、国际化、平台化’,以‘培养好的学生,造就好的老师’为办学宗旨,注重新商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型与创新型管理人才。”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刘飞燕对商科培训的改进提出自己的思考:对教学质量、结构模式及理念体系三方面进行创新,在商科领域运用大数据技术作分析。同时,要做到不同学科间相互融合,不同专业之间相互协作。
刘飞燕希望专家们能立足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贡献自己的专业认知,一起探讨新商科的建设,让管理学院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刘飞燕演讲中(蔡仪摄)
随后,各专业举行分会场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进一步确认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行业的趋势,在建设专业内涵这个方面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应用能力。
集思广益,为管理专业教学出谋划策
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中,财务管理系主任屈振甫指出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鼓励各专家教授踊跃发言。原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崔毅教授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具有竞争力,她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详细地指出财管与会计、投资的区别与融合。对于学校的发展,崔教授表示应当争取更多的资源,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她给出的建议是:学校可以拿出科研经费成立研究所,第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杨建辉教授表示“课程体系仍需改进,课程应该适当精简,培养人才目标要明确”;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执行主任李文斌则表示“专业实训时间要加强,多注重实践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广州市留学生服务中心主任汪宏飞认为应该从“说”、“写”、“礼仪”三个方面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除了对专业能力的锻炼,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应重视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与礼仪的培养。亿方集团董事长夏道宁则表示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进行中(蔡仪摄)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进行中(蔡丞威摄)
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也在各自分会场有序热烈开展。各位委员从多个角度剖析现阶段专业教学所存在问题,抒发了自己的见解以及对专业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现场参会教师都专注聆听并作笔记。
此次大会,对管理学院2019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建设等进行梳理研讨,对目前专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
合影留念(蔡仪摄)
通过本次大会,管理学院各专业将会进行更高质量的教学,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向着本次大会制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前进!
稿件来源: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应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