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研科研>文章列表
管理学院开展“以科研促进教学及学生学习主动性”主题讲座
2019-12-16 14:58:12 【字体: 总浏览数:
培养好的学生 造就好的老师

本网讯(记者李阳光)为提高管院师资队伍的教研能力,探索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的新道路,推动管院教学事业迈向新征程。1212日下午,管理学院于A8-205开展关于“以科研促进教学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主题讲座。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二级教授、应用心理学计量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张敏强担任主讲嘉宾,管理学院暨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超出席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黄延芳主持。

 

  “你喜欢这个职业吗?你适合这个职业吗?你对自己了解吗?”一系列的提问拉开讲座的序幕,让在场教师重新思考其自我定位。张敏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确目标,要知道每天该做什么。同时,他还提到,一名教师要有恒心和自律性。为了让教师对自身恒心及自律性有更深层的认识,张敏强精心地准备了一份自测题,并引用常模解释和轮廓型来分析测试结果。
 

张敏强讲解教师自我定位(林旭祥摄)

 

  接着,张敏强分享了大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提升的看法。在时间管理方面,他提到:“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成功属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学习或工作上,如果每天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那么任务或工作能提早完成。如果能够持之以恒,那么将会受益匪浅。”同时,他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管理与心理账户,以及时间管理的6项基本原则。在自我提升方面,他认为,大学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他以自身独立写论文为例,说到:“论文需要引用大量数据和资料,孤军奋战使我耗费了大量时间,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科研需要学会团队协作。”
 

管院教师认真听讲(王婧瑄摄)

 

  张敏强对于学生学习及研究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作用、选题、学生的组织及实践和论文的撰写多个方面,他都有深刻的见解。特别是在学生的组织及实践方面,张敏强以自己的课堂为例,分享了分组及评定作业成绩的独特方法,他表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选题中能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会上,张敏强一一解答教师心中的疑惑。谈及如何适应由企业转到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张敏强认为:“因为企业和学校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没有改变,则无法适应新的领域。同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可一昧地亦步亦趋,而是需要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一步一个脚印感悟出来。”关于严格要求学生的目的,张敏强表示,“对学生要求严格,是让他们发奋图强,学有所获,不可对学业有丝毫松懈,让他们懂得老师的用苦良心。”
 

教师提问(王婧瑄摄)

 

  最后,刘志超进行总结。他表示:“张敏强老师在面对学生不愿学习时,如何带动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应当借鉴张敏强老师的方法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动管院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让其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应澎


  • 集赞数:0

23
视觉焦点
我校管理学院与国... “对接校企资源,...
我校新增一家就业... ”锤炼本领,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