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风杭)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秉持着借助电影传播心理知识,通过电影抓住学生眼球和兴趣的理念,管理学院心晴驿站于5月21日在A6-101召开“第十二届5.25心理活动月电影赏析”活动。本次主讲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高校注册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指导老师李朝阳。
讲座现场(蔡远焜 摄)
本次讲座包括两部分,电影赏析与心理知识普及。讲座前半场,由李朝阳带领学生欣赏影片《海洋天堂》。这部电影围绕着自闭症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展开了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儿子大福是一名患有孤独症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王心诚独自扶养他成长。当王心诚得知自己因病无法在日后照顾大福时,他费尽心力教会大福在他喜欢的海洋馆“上班”。王心诚最终离开了人世,却已心中无憾。父亲“化身为海龟”,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

讲座现场(蔡远焜 摄)
讲座后半场,李朝阳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剧中人物行为和思维方式,剖析相关心理知识,对电影进行评析。如影评者所述:“《海洋天堂》的结尾十分平静,没有丝毫大而化之的煽情。在父亲缺席的日子里,儿子学会了煮鸡蛋计数,应答公交车司机报站名,他的生活逐渐步上正轨。”在描述这样一个场景的时候,导演更多的是借助镜头,通过不厌其烦地展示大福生活中的细末,来重温影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回忆,进而引发对主角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李朝阳表示,这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在大福身上,却承载着太多不可忽视的艰难。克服孤独症,融入生活,在这成功的背后是父亲倾入的无私的爱。故事的最后,大福是否真的相信父亲像自己说的那样变成了一只海龟呢?或许这不再重要,因为观众已代入其中,去感受,去得到慰藉。
本次讲座通过电影赏析,将生动的电影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归纳融合,提高了学生心理知识的普及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对自身心理的掌控能力。
稿件来源:管理学院心晴驿站 编辑:张思楚